时,冰冷泛白的皮肤下,还有一缕缕极浅的粉丝在游窜,如钻进了活物。
……
与王娟的‘熟睡’不同。
在这种节骨眼上,只要是还活着的幸存者,心里都绷着一圈上紧的发条,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忙碌。
有的是真忙,有的是瞎忙。
人呐,丰富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了蓝星的绝对主宰,创造出极度璀璨的物质文明世界。可也正因为想象力丰富,简单的‘生存挑战’四个字,硬是被解读和引申出各种的可能。
知名导演曾伟就结合自己导演的《大逃杀》,提出了一种大胆的构想——明天的生存挑战将会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
就正如电影《大逃杀》。
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数十个被挑选的少男少女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最后只能有一个人活着离开。
洞窟世界里,以生肖属相划分了十二个大区,每个大区最初有一万人。可是,经过九天的生存遴选,总人数已降至五千多,这说明幕后者从不在意幸存者的死活。
如果真有升级版挑战,那就极有可能将淘汰几率加大。
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让不少的幸存者选择了相信,悲观的情绪不断在聊天频道里蔓延,进而发酵。
当然,也有一部分乐观派。
牛区秦有江,就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
经历了九天的磨练,大部分幸存者已经比普通人强出不少。或许,幕后者的本意就是增强人类的身体强度。
这么做的目的,有相当大的概率是要唤醒人的生存野性。
毕竟,当今科技的过度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惰性,甚至身体素质出现滑坡和退化。
再这么下去,人类迟早亡于安逸。
秦有江也给出了一个‘证据’——如果真的为了杀戮,幕后者完全没必要给出这么多的道具和资源。
除了悲观派和乐观派,还有为数不多的中立派。
既不心生悲观,又不盲目乐观。
这部分人的观点,非常简单。
不管幕后者是什么目的,也不管明天的生存挑战会怎样,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就是人生的最大福分。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个祝福。
这三派人,不时在世界或大区频道中发表见解,想要让更多的幸存者加入自己一方的阵营,一方面是为了壮大阵营的力量,另一方面是在不断麻醉自己。
目的,只有一个。
告诉自己,我还活着。
忙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