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我太落魄,之后就没再来过。”
我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只是专心吃火烧。
正好我开这车来了,原本是想将仉如是拉回城西区,可仉如是说他想留下来和铺子好好道个别,让我先走。
我知道他的心思,一方面,他对我依然怀有芥蒂,另一方面,他也确实舍不得这间能让他心安的老铺子。
想当初我离开火烧铺的时候,心里也是格外地不舍。
不管怎么说,仉如是现在的样子让我很满意,这才像是一个清醒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和我一起扶起家族门楣。
离开粮局大院以后,我就一直在想张大有的事儿,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联系了李淮山,让他先去家具城那边探一探张大有的底,我随后就到。
李淮山没耽搁,立即跑到家具城打听了一下,这一打听才知道,张大有已经变卖了在渤海湾的所有产业,带着钱走了。
这件事非常怪异,张大有经营的几盘生意都处于上升期,他既没亏损也没欠债,为什么要便卖产业?
外加他好不容易才在渤海湾站稳脚跟,为什么突然离开?
李淮山才猜测,张大有这一定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怕我找他算账,才提前跑路了。
这么说……倒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张大有曾调拨过仉如是,我百分之百是要找他问个清楚的,但为了这点事,他也不至于便面产业吧!
这里头肯定大有问题!
可由于我手里掌握到的信息量太少,也推断不出这里头究竟有什么门道。
就在我正为张大有的事儿头疼的时候,庄有学打来了一通电话,正是这通电话,让我将张大有的事儿抛到了脑后。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我多花点精力去调查张大有的下落,后面的很多事,也许就不会发生。
只可惜事后诸葛亮毫无用处,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庄有学的那通电话之所以将我的注意力彻底吸引,是因为这通电话,关系到老魏和他的两个徒弟。
据庄有学称,他们抵达四川以后,就找人给老魏做了尸检查,发现老魏的眼瞳在死前发生过极变,给老魏做尸检的人发现,他的虹膜和瞳孔上出现了很多浅色的视觉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很薄,而且颜色和虹膜、瞳孔的颜色几乎一致,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但眼睛上长了这种东西以后,人的视觉就变得跟蝇类差不多。
换句话说,面对同一棵青铜树,老魏看到的景象和我们看到的景象是不同的。
至于老魏的两个学生,眼瞳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