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一辈子都不缺钱用。
而且蜂蜜一旦保存不当,三五个月就会变质。
所以李景孝对外说,玉露丸不易保存,也不完全是骗人。
要是干燥的丹丸,保质期可能几年,十几年。
但药效,李景孝自己都不知道。
眼看李景孝被皇帝和太上皇拉着不让走,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想要些丹药。
只是李景孝根本不接话。
皇家有人病了,找自己看病没问题。
但送丹药还是算了。
万一被人掉包,那就是好事变坏事。
而且这种可能性,真不是没有。所以李景孝从没想过,送丹药给皇帝和太上皇父子俩。
好在李景孝在是殿前司副都指挥,每天都在宫里殿前司衙门坐堂。
宫里真有事,李景孝很快就能出现在皇帝和太上皇面前。
所以父子俩眼看李景孝油盐不进,心里郁闷的同时,也没过分的逼他。
至于生气,父子俩此时是真没那心思。
反而担心逼急了,李景孝自己就跑了。
即便不跑,仅仅只是学贾敬,在京城周边的山上出家当道士。
就算是皇帝和太上皇,也拿他没办法。
当皇帝的当然可以为所欲为,但这种人基本上都是亡国之君。
或者史书上的昏君、暴君,只要还有理智的皇帝都知道,政治或者说朝堂,其实就是妥协的艺术。
群臣们眼看李景孝没工夫搭理自己等人,目光和心思不由放在了贾珍、贾政和贾赦身上。
真说起来,贾政才从五品官,勉强有资格参加这种新年夜宴。
而贾赦一等将军,贾珍三等将军,两人又是宁荣两府的当家人,比起贾政,更有资格出席宴会。
不过,贾政的女儿元春,已经和李景孝定下了亲事。
就等着过年,开春后举行婚礼了。
所以坐在贾政周围的官员和勋贵,那是一个个连连向他敬酒。
家中有适龄女儿的,更是羡慕的不要、不要。
晚上群臣出了皇宫,消息在京城里传开了时,就算是郡王爵位、公爵爵位的家庭。
都在想着,如何和李景孝搭上关系。
最好的办法,当然和贾家一样,嫁女儿给兴安伯府。
实在不行,选个貌美如花的庶女、或者偏房的姑娘,送给李景孝当小妾都行。
而官职小些的官员,顾忌心理就更小。
嫡女给李景孝当妾都行。
毕竟李景孝自己就是实打实的兴安伯。
五品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