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自己还年轻,升级和修炼的时间多的是,但青史留名的机会,很可能一辈子都遇不到。
见李景孝铁了心,要从蓟州出长城。
太上皇和皇帝对视一眼,暗道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年冠军侯霍去病,也是如此年轻一身胆气和发现战机的眼光,才会不按常理出牌。
深入大漠,攻击匈奴人后方,一战成名,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名扬千年。
而且仔细想想,三千骑兵去支援宣府,作用好像确实远没有骚扰鞑靼人后方的作用大。
这么一想,别说太上皇了,就连没什么军事经验和才能的皇帝,都开始心动了。
眼看天色不早,日头西垂,正想留李景孝在京城留宿一晚。
等自己和大臣们商议一番,再决定是否支持李景孝北上时。
太上皇说道,“景祐,天色不早,你独自骑马,从蓟州赶回来,想来应该累了。
不如回家歇息一夜,明早再决定是否北上的事。”
李景孝却直接拒绝,抱拳说道,“圣人、陛下,臣深受皇恩,年仅16便高官厚禄在身。
此时鞑靼入侵,正是报效两位陛下,报效朝廷的之时。
大同、宣府之困不解,臣不愿归家、消磨意志。
请圣人、陛下准许,臣连夜回蓟州城做准备。
若是圣人和陛下,和朝臣们商议之后,不管是北上还是继续去宣府,只需快马传递旨意给臣便是。”
这话说的太上皇和皇帝,都有些血气上涌,热血沸腾的感觉。
而且看着一身甲胄,大红文武袍上,一头威风凛凛的猛虎,犹如此时的李景孝一样无所畏惧。
皇帝顿时觉得,不赌一把,会寒了李景孝这番效死的雄心。
也不管他爹了,猛的站起身,“爱卿如此忠勇,朕便陪你赌一把。”
说完,对着夏守忠喝道,“传旨,加景祐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副总兵官,统领三千精骑北出草原。”
说完,皇帝又说了一堆话,意思只有一个,只要能解了大同和宣府的困局,李景孝能便宜行事。
而且蓟州城里的粮草、军械、马匹任由他支配,就连蓟州和辽东的大军他都能调动。
听的太上皇直皱眉,不过,太上皇几次张张嘴,最后还是没说什么。
虽然任命李景孝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但前面还有个‘加’字。
说白了就是个头衔,打完仗,也不用李景孝真的去五军都督府做事。
而且要是没有总兵、或者副总兵的官职,连统兵的权利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