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圣地,这没有道理,也很屈辱,若不将逍遥观打烂,如何为儒家正名,如何引领天下的读书人走上修行之路?
人间将逢劫难,正是需要力量之时,倘若能够重续儒门,能够引领天下的读书人走向修行之路,才是真正的无量功德。
说句实在话,书真的不能读得太多。
书读得越多,眼里越是容不下自己的得失,心里也越是在乎天下人的得失。
没有悟透三卷天书之前,李三思只是李三思,悟透了三卷天书之后,李三思便成了另一个宁立。
两人,皆是读书人,皆是薄情人。
远古儒家圣人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断了传承,这样不好。
来逍遥观之前,李三思说要仗势欺人,他仗的势,是身后立着的万万读书人。
李三思眉头渐渐舒展,将明字卷天书摊在手中,轻轻撕下一页,又一页,再一页。
他每撕一页,便有浓郁金芒遮天而起,金芒之内,充斥泛亮文字,嗡鸣大响,大道之音,响彻天地,响彻人间,文字光芒越盛,堪比烈阳。
这一刻。
天下四国,大多数在学堂教书的先生,忽然心有所感,快步走出教堂,望向天穹深处那抹亮光,心生茫然。也有许多身处庙堂的官员,心神颤动,也顾不得跟人打招呼,齐刷刷的奔出大殿,交头接耳,嘈杂议论。
甚至,连一些捧着书卷的学子,也放下了爱不释手的书卷,走出卧房,静静观望。
他们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明白。
然后,他们听到了一个轻缓的嗓音,“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上天好生之理,为无穷变化之理,唯有通晓变化、知行合一,方可为天地立心、立身、立言、立行、立道......”
这一幕,即便让数千年前的儒门大修行者瞧见,也得心生极大震撼。
李三思这个年轻的后生,他哪里是为了重续什么儒家修行之法,他分明是要效仿远古先贤,以‘礼、法’教化天下,博取圣人之名,他......是要成圣人啊!
如此志向,堪比遮天鲲鹏扶摇而起,直上云霄。
无论此事功成与否,他都将——
青史留名,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