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书屋 > 历史军事 > 雏鹰的荣耀 > 18,危言耸听

18,危言耸听(2 / 5)

得堡之后,主动为艾格隆说好话,也足以体现出艾格隆的个人魅力,让这位大诗人“折服”。

总之,两边都可以保全颜面,并且足以向国民交代了。

接下来,只要沙皇再热情接待普希金,并且倾听他有关于艾格隆的叙述,顺便再发表几句类似于“没想到这位皇帝陛下还有如此才识,我倒是有点错看他了”的感慨,事情就等于水到渠成了,剩下工作的交给心照不宣的外交官们就行,他们能够体面地把一切都做得妥妥帖帖。

而到时候,两个国家就会正式恢复正常外交关系,两位君主互相写信称兄道弟,之前的一切争吵都仿佛没有发生过。

对于这些外交上的细节,普希金当然不是很清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以自己的热情,来亲身推动这件事。

对他来说,俄罗斯和法国、罗曼诺夫家族和波拿巴家族的那些冲突,都已经是陈年旧事了,现在的法兰西皇帝,是如此年轻、优雅,讨人喜欢,他不应该背负父辈的重担,而是应该得到他应有的尊重。既然他可以和自己这个俄罗斯人成为朋友,那么他没有道理不能和俄罗斯成为朋友。

诗人的这种浪漫想法,多少有点高估了艾格隆的“大度”。事实上,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忘却自己早年所承受的痛苦,而这些痛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拜沙皇一家所赐。

哪怕不谈什么个人仇怨,如今俄罗斯帝国以泰山压顶之势从波罗的海到波兰、再到黑海,几乎吞没了整个东部欧洲,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让他心中免不了惴惴不安。

他可以喜欢具体的某个俄罗斯人,但绝不会喜欢俄罗斯,现在跟沙皇的所谓“和解”,也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艾格隆对普希金的满腔热情和好意,心里还是很感动的——在如今这个舆论环境下,他冒险在彼得堡为自己说好话,想必会引来许多谩骂,而这些他完全可以不管的。

越是感动,他的心里越是惋惜。

因为他知道,在历史上,这个可怜的天才诗人,在1839年,就死于一场他自己主动提出决斗当中。

一位投奔到俄罗斯的法国流亡者乔治·丹特斯男爵,有意去勾引他艳名远扬的妻子娜塔莉亚,最终惹得他极为愤怒,提出了决定,最后不幸地死于枪弹之下。

在历史上,这位支持保王党的流亡者,是因为1830年七月革命当中奥尔良公爵篡位而选择流亡的,而好笑的是,现在这位流亡者依旧在流亡,只不过“罪魁祸首”却变成了自己。

这岂不是说,如果什么都没有改变的话,他就

最新小说: 梦回二战 抗战之无双战神 神医凰女 御兽之从契约玄兵兽开始 娘子有毒 大明新命记 狼血沸腾 侯爷世无双 人在大理寺,开局还王妃清白 恶魔恋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