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
之后戏言,宁趟潘家园,不逛西仓西,可见其特色。
暗暗转念,林思成跟着郝钧进了市场。
正值周四开市,里头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奇奇怪怪的叫声此起彼伏。
花香、泥腥,混合着各种动物泌发出的乱七八糟的味道,丝丝缕缕的窜进鼻腔。
可能有鼻炎,郝钧不停的打喷嚏,两个人加快脚步穿过北巷,到了专营古玩的西巷。
一直往里走,基本到了巷子中段的位置,两人进了一家小店。
很是逼仄,昏黄的灯泡悬在屋顶,散发着昏黄的光芒。
没有柜台,四面全是立架,瓶瓶罐罐摆的满满当当。
仔细再看,嗯,就挺符合西仓的特色。
“呀,郝秘书长,稀客!”
风铃响了两声,一道沙哑,且略显苍老的声音传了过来,靠里的躺椅上坐起一个身影。
面相清瘦,双眼炯炯有神,看面相,也就四十来岁,却是满头银丝。
像是染的?
哈哈……连人都是假的?
郝钧开门见山:“老宋,壶还在不在?”
“当然在!”老宋看了看林思成,“你不是说,要带个行家来吗?”
“我说他就是行家,你信不信?”郝钧摆摆手,“少啰嗦,麻溜点拿东西!”
“好货不怕等,你着什么急?”
老宋慢腾腾的起身,进了里间。过一会儿,抱了一口盒子出来。
人还没到跟前,林思成就闻到了一股檀香味,等老宋打开盒子,他凝眼一瞅:紫砂壶?
茶壶不大,上宽下窄,高近三寸,口不过二寸,砂质隐现。
造型比较简约,但壶形俊秀挺拔,曲线巧妙流畅。
最关键的是,壶身上铭刻的那几行字:且饮且读,不过满腹。为禹同道兄,远。
还有篆书钤印:陈鸣远。
林思成的眼皮止不住的一跳:好家伙,陈鸣远的传香壶?
陈鸣远何其人?
清初紫砂大师,被乾隆誉为“古往今来,朱泥之最”。
所以在清代,陈鸣远的一把壶已是千金难求。而据林思成所知,有记载的存世的鸣远壶不超过二十把:其中一把在国博,一把在上博,一把在湾湾,其余私人收藏。
到2010年之后,有四把陆续上拍,价格最低的一把是2019年西冷拍卖十五周年大典,成交价2280万。
现在肯定没那么高,但下了千万,他把头割了。
暗暗惊诧,林思成凑近了一点:“师兄,这壶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