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见缝插针(1 / 3)

江山素裹,万里雪白。

王齐志扶着栏杆,双眼空洞无神。指缝里的烟头已烧到了海绵,却浑然不觉。

突然,他激灵的一下,使劲的甩手。

林思成看了一眼,递上了湿巾。

王齐志接过来,捂住起了泡的手指,眉头皱了一下:“岳父固然说过,历史要够悠久,社会影响力要大,覆盖面要广。但林思成,没必要覆盖十省市,二三十个窑口之多吧?”

林思成低着头:“老师,多走一走,学一学,准备全面一些,到时候成功的把握也要大一些。”

“我知道!”王齐志点头,“但是林思成,时间够不够?”

之前还不觉得,但岳丈的一个电话,突然就有了火烧眉毛的感觉?

河博已到申请到了省一级,想来最多三五月半年,就能列入省级目录。

上博更是一骑绝尘,等文化部“须列入省级目录满两年”的年限一到,就能向国家级部门申报。

甚至于不止这两家,景德御窑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以及复旦大学文博系,基本都已经达到市级评审合格,向省级部门申报的阶段。

而西大,自己和林思成,才刚刚立项?

王齐志看了看手里的考察计划书,一脸愁苦:

耀州窑(陕西),平定窑(山西)、长沙窑(湖南)、邢窑(河北)、景德镇(江西)、登封窑(河南)、婺州窑(浙江)……

照这么看,林思成不把全国的知名窑口跑一遍,绝不罢休?

好久,他挠了挠眉心:“林思成,基本功搞扎实点,技术准备的充分一点,确实没错,但你也不能太实心眼……我要说实话:你师公是怕我投机取巧走捷径,才说的那么严重,你信不信?”

林思成默不作声。

因为单局长的说的那些绝非危言耸听:就像上博,04年申遗试行办法刚出台的时候就开始申报。那时还没有区、市、省、国家的等级限制,更没有年限限制。

结果申报一次,被打回来一次,再申报一次,又被打回来一次。

主要原因,和现在的王齐志的心态一模一样:怕被人抢了先,偷机取巧走截径。基本是哪个有名哪个贵,我就申报哪个:先是青花瓷,然后明清御瓷,第三次又加了个宋瓷。

其次,也有研究成本,时间跨度,人力、物力、经费等等方面的考虑,所以项目的覆盖面不够广,大众认可程度不够高。

却忽略了申遗的核心:延续文明基因,强化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乃至打造国际名片,增加国际影响力,提升国

最新小说: 三十出道从综艺开始 乡间迷情杨羽 纪爷家的小妖精又撒娇了 重生之娱乐音乐鬼才 被骗西非,比缅北凶恶一万倍 宇智波海王翻车录 亮剑之开局撂倒李云龙 重生开始当首富 今天霸总顺利退房了吗 最强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