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到什么,但杜所长和刘部长还是决定,林思成看几天,他们就跟几天。
略微寒喧,各就各位。
反正也看不懂,徐高兰找了个角落静静的坐着。
林思成又凑近了一点,但也没多近:三米左右,一位三十出头的女研员在专心致志的塑胚。
其余八位也在塑胚,干的都是一样的活。离成型还早,也没见这位多快,但林思成还是看出了珠丝马迹:九位研究员,这一位的手法应该最娴熟。
李贞也跟了过来,手里拿着纸和笔,期期艾艾好久。
因为她不知道怎么记录。
就像现在的塑胎,该会的都会,没必要记。但到待会的刻胎,她肯定只知所以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算硬记,也是白记。
除非林思成边看边讲。
但她听懂了,其余的人也就听懂了。比如杜所长和刘部长:你小子刚来,就学这么快……信不信当场就把他们撵出去?
纠结了好入,李贞拿笔捅了捅林思成。
林思成瞄了一眼,顿时了然。
“看就行!”
“啊?”
李贞瞪着一对大眼睛,瞳孔中闪烁着疑惑的光,好像在问:那我这个助理助什么?
林思成笑笑:“不是让你用笔记,而是用脑子记,看不懂没关系,不理解也没关系……”
顿了一下,林思成的声音低了一些:“回去之后我再讲,你就懂了!”
李贞心中一震,眼睫毛微微颤动,手中的笔渐渐攥紧。
不知不觉间,腮边泛出几丝绯色,好像鼻息都粗重了几分。
林思成瞄了他一眼:不是……李师姐,你想什么呢?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时间一久,记忆就会淡化,所以回去后林思成肯定要尽快临摹,以加深印象。
到时候不但要给李贞讲,还要给孙乐(男助理)讲,而且还要邀请商教授,和她同步探讨。
同时录像,形成影音资料。甚至于回去后,还要系统性的教授:包括工作室新招的研究员,以及就差摆香案敬酒磕头,已经算是他的挂名弟子,瓷器修复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的赵大赵二。
传承技艺,保护技艺,你不教,你算是什么传承保护?
所以,不单单只教李贞。
之所以带她来,是因为与孙硕士相比,悟性也罢,知识积累也罢,熟练程度也罢,李贞都要比他高好几层楼那么高。
助理专不专业,对林思成的作用和影响还是相当大的,他也着实没时间和精力掰开揉碎了手把手的教。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