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怔愣了好久,单望舒努力回忆:“我怎么记得,好像有哪位名家的画,好像也这么补过?”
叶安宁点点头:“林思成说挺多,光是《石渠宝笈》记载的就有十好几件……最有名的是文徵明的《山庄客至图》,现在收藏在辽宁博物馆。
因为当时文徵明题印和留款位置过高,装裱的时候裁了下来,移了一下位置,又补了上去……
清代时也有过,因保存不当,或是受潮,或是蚁啮,或是移款,或是裁补……像四王、郎世宁,焦秉贞的作品都补过!”
叶安宁一提醒,单望舒约摸有了些印象,虽然没想起来是谁的作品,但她确实是从《石渠宝笈》中看到的。
随即,她猛的一顿,微往后仰。
《石渠宝笈》只是按画作特点、艺术风格分类,而非按某个人,或某一时期归类。
更没有专门记录哪些补过,哪些拼过的分卷,只是具体到哪一幅画,才会提一下。
那林思成为什么能记这么清楚,一说就是八九一十件?总不能,他把整本的《石渠宝笈》背了下来?
但前后三编一百零八卷,收录作品万余件,含作者来历、作品出处,题跋、印章、款识等等的注解,每件不到上千字,也有七百八字。
一万件是多少字?
看单望舒瞪圆眼睛,叶安宁叹了口气:“他说是凑巧,刚好看到过!”
单望舒:“呵呵……”
王齐志早就见怪不怪,托着下巴端详:“如果是真迹,能卖多少?”
单望舒比划了一下:“市场价的基础上翻一番!”
王齐志算了一下,微微一惊:“这么高?”
单望舒白了他一眼:“你以为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放在古玩行同样适用。所谓文玩,文在先,玩在后,与之相关的故事越多,越是离奇,越是曲折,所赋予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就越高。
说简单一点:这幅画的性质,就如错版币。
关键还在于,这东西被明清两代内廷收藏,更收录于两朝宫廷字画著录之中,又为作品增色不少。
所以,别看画心才是四尺八开(35*34),小品中的小品,但至少五六百万。
而半个多月之前,林思成才淘到一只嘉庆粉彩杯和一串奇楠,差不多四五百万。等于不到一月,赚了上千万……
即便不是第一次,但单望舒依旧觉得:就这个赚钱的速度,迟早有一天,林思成开个银行都有可能。
暗暗转念,她呼了一口气:“林思成花了多少?”
“五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