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找到了主攻的方向一样,开始一窝蜂地朝杨振隐蔽的方向冲来。
他们一边往山坡上杨振隐蔽的废墟处冲击,一边却如癫如狂地嚎叫着:“厄里克出呼里!厄里克出呼里……”
这句话仿佛是咒语一般,将道路上七零八落散乱的慌乱的满鞑子们,迅速召集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猛冲过来。
马壮指挥的冲天炮队,调整了射角,一炮接着一炮地,将开花弹发射到满鞑子的人群里面,然后轰然炸开,将周围的骑士与下了马的步卒炸翻在地。
张国淦指挥的火枪队,与满鞑子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以后,又可以从容地开枪射击了,将一个个侥幸冲到最佳射程里面的满鞑子一一击毙。
还有撤退回来的掷弹兵们,在自己身的安全有了一定的屏障之后,也开始重新发挥他们的作用,将那些漏网之鱼炸死在他们前进的路上。
然而,所有这一切,似乎对从坡下冲过来的满鞑子起不到什么吓阻的作用,活着的满鞑子仍旧呼喊着往上猛冲。
杨振藏身在一堵断墙后面,看着满鞑子前仆后继的场面,听着他们声嘶力竭的呼喊,越发笃定,躺在自己脚下昏死过去的这个年轻敌将,必是满鞑子的十王爷多铎无疑了。
或许只有多铎这样的人物,才会让他们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不惜一切地冲过来。
杨振让麻克清用女真话高声喊了几句投降不杀,结果不仅毫无作用,反倒激起了幸存的满鞑子的血气之勇,一个个嗷嗷叫着冲得更猛了。
然而,这场伏击战打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这么做已经没有任何用了,这么做已经不是在战斗,而是在送死或者说寻死了。
满鞑子军法严酷,若主子阵亡,仆从即使逃生,回去以后也是一个死,而且是背着临阵脱逃的罪名被处死。
与其按临阵脱逃被处死,他们倒是更愿意死在战场上,至少这样可以让他们的家人免遭罪责。
崇祯十二年十月初四日黄昏时分,东官沟里的伏击战,随着仇震海、袁进、俞亮泰、李禄几支队伍的会师,总算结束了。
对杨振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过的大捷。
战前,这一支多达两千多骑的满鞑子,气势汹汹而来,等到战后,除了一开始冲在最前面探路的骑兵,还有滞留在队尾并最后冲破了仇震海和袁进率部围堵逃出生天的数百人马之外,剩下的或死或伤,全都被留在了东官沟里。
与此相应的是,杨振自己这边的损失也让他倍感心痛,战前他带到东官沟设伏的八百余人,一战死伤几近三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