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内密谈了那么久,具体谈了什么,祖克勇其实并不感兴趣。
但是,杨振带了张臣参与,却没有带着他这个副将参与,却让他感觉到自己依然并没有赢得杨振的绝对信任。
这一回到京师献俘,杨振受封金海伯世爵,与此同时也向兵部呈报了大批有功将士名录,其中也包括了祖克勇。
这一点,祖克勇是知道的。
而且他也知道以他现在的副将职务,同样以杨振以往喜欢分功于部将的做法,这一回当上总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能当上总兵,对祖克勇来说,当然是个天大的事情,相当于是了却了平生志愿,可是这件事情与能否取得杨振的绝对信任相比较,却又立刻黯然失色了。
自从杨振第一次率部渡海,袭击满鞑敌后开始,祖克勇就意识到,杨振绝不会是一个平庸之人,平庸之将。
等到杨振第二次率部渡海作战,短短时间内做成了祖大寿镇守辽东十多年没有做过的事情,夺得了复州和金州半岛以南地区,这让祖克勇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杨振不仅不是一个平庸之将,而且必将干出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
这个时候,祖克勇反观自己,却赫然发现,杨振的两次渡海到辽南作战,自己都没参与其中。
若要想在杨振麾下,跟着他干出一番经天纬地封妻荫子的大事业,这样下去又怎么能行呢?
此番他本是出于好意,劝阻杨振带着自己们从张家口出关,经行塞北雪漠,返回辽西松山,却遭到了杨振的呵斥,这让他心生不安,唯恐杨振误会了他的本意。
于是祖克勇决心干脆就在这里,当着杨家长辈宣镇大帅杨国柱的面儿,再一次明确表示了效忠之心。
当然,杨振所说的那番话,也的确打动了他,让他思及过往心生无限羞愧的同时,也再一次心折不已。
祖克勇跪在地上,这样一说,倒叫在场诸人大感意外。
尤其杨国柱、杨伦等人,一会儿看看杨振,一会儿看看祖克勇,仿佛在看杨振跟他的这个部将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杨振也是愣了一下,然后才明白祖克勇这是当众表示效忠的意思。
之前他与祖克勇谈过,那是在西出边外准备劫夺商队的路上,祖克勇对自己表达个追随效忠的意思,但是当时在场的只有他们两个人。
那之后,杨振其实已经很信任祖克勇了,只是杨振麾下其他部将不明就里,碍于祖克勇出身祖家的身份,仍然跟他若即若离。
又想到昨日下午杨国柱将祖克勇区别对待,只安排自己与张臣二人住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