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到了浮渡河上。
浮渡河与辽东半岛上往西流入渤海辽东湾的其他河流一样,都受到潮汐的影响,每当海上潮起的时候,都会发生海水倒灌河口的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不光河面会随海面迅速抬升,而且船队从海上顺势进入河口,也没有什么逆流的阻力。
甚至在海风和海潮的影响下,不仅以前的阻力消失不见,而且船借风势水势,沿河而上的速度反倒更快了。
但是,时间还是在阿巴泰派出的那批巴牙喇一边。
他们不仅距离更近,而且马匹在陆地上的速度无论如何也比船只在河面上的速度快多了。
当杨振站在观马山上远望着刚刚进入视野的船帆时,阿巴泰派出去抢占许官桥的巴牙喇队伍,已经从拥堵的车炮辎重队伍里冲了出去,正风驰电掣般地冲上桥头。
“他么的,潘喜这小子是干他么什么吃的,怎么还没有动静?!”
杨振眼见那队棉甲外罩锁子甲的正蓝旗巴牙喇已经冲上了桥头,而袁进、仇震海等人的船队尚远,同时预料中的潘喜炸桥的行动迟迟没有下文,心急之下,忍不住骂骂咧咧起来。
“都督莫急,潘喜已经安排上了!你看河中有人!”
伏击战的战斗打响了以后,杨振和张臣就将指挥作战的任务放手交给了别人。
火枪兵,放手交给了李守忠指挥。
冲天炮炮队,放手交给了杨珅指挥。
至于潘喜留下来参与伏击作战的大批掷弹兵,则交给了杨振的侍从副官之一许廷选来指挥。
张臣则陪着杨振迅速后撤到了观马山的山顶上,一边瞭望整个战场,一边掌控全局随时调度各路人马。
听见杨振急得在一边跳脚大骂,赶紧举起千里镜往许官桥方向观察,看见满鞑子队伍冲上桥头的同时,也看见正有数人从桥面之下的河面上快速离开。
张臣一看之下,马上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一边替潘喜说了句话,一边连忙将手里的千里镜塞到了杨振的手上。
杨振听到张臣说的话,立刻接过了千里镜,对着许官桥的桥下仔细看去,果然看见数人争先恐后地游着水离开桥下。
对于潘喜的安排,之前杨振并没有详细过问。
但是此时一见这个情况,他的心中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潘喜等人安放的万人敌以及爆破筒,并不是安放在了桥面上,而是安放在了桥面之下。
杨振一念及此,连忙举着千里镜,将目光从河面上的一起一落的人影身上往上细看,正看见两个大桥洞中间位于水面之上的涵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