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方言说的是后世比较常见的数字疲劳综合症。
who在2019年将“数字疲劳”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简单来说就是长期接触电子设备的人,他们会注意力分散、短期记忆下降。
研究显示,每天接收超过100条推送信息的人群,工作记忆容量下降17%(出自《naturehumanbehaviour》2022)。
《neuron》在2021年也有刊登,神经科学证实,同时处理多源信息时,前额叶皮层代谢率激增,导致海马体长期记忆编码效率降低。
当然了方言也不是完全撒谎,这个年代发达国家早在1970年,也就是8年前,就已经有人提出了“信息焦虑症”的概念。
作为作家需处理大量创作素材、读者反馈、影视改编沟通,这种“多源异步信息输入”下,创意工作者会进入一种信息过载状态,记忆力会开始出现下降。
最常见的就是如果刷短视频太多了,当天干活的效率就会降低很多。
中医中的“七情内伤”或“五志过极”也解释了这种状态。
过多的信息输入导致情志失调,如思虑过度伤脾,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影响心神。
此外,一些作品本来就是那种让人情绪波动很大的,看了太多也扰乱心神,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
方言对着小老弟说道:
“你应该是天天帮其他人看了太多的稿子,导致现在记忆力短时间内降低了。”
“《黄帝内经》说“脾藏意”“思伤脾”。长期处理各种信息,导致思虑过度,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脑髓,出现健忘、注意力分散。”
“另外《医林改错》还说了,“脑为髓海,肾主藏精”。长期熬夜、还有用脑过度,都会耗伤肾精,髓海空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
听到这里,桌子上几个男人都竖起耳朵来。
小老弟惊讶的问道:
“用脑过度,还会肾亏?”
方言回应到:
“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精神萎靡,急躁易怒、头痛目赤、夜间多梦,都是症状。”
小老弟挠挠头:
“还真别说,好像还真是有这么回事。”
真正的勇士,是敢于在承认自己肾亏。
更强的是敢于在许多人面前承认自己肾亏。
顿时桌上众人表情各异。
不过很显然小老弟这个雏儿,完全没有想到这方面来,对着方言又问道:
“那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