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加入不仅仅可以成为技术补充,更是公司战略布局里面的关键一步,只是方言唯一有些不太确定的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自己前世居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难道是被埋没了?
方言想了想,绝对不应该。
就算是再埋没,至少也能看到他的论文才对。
那么就只有三种可能了。
第一种就是这个人技术被夸大了。
并没有说的那么厉害,实际上的能力还是有很多不足。
第二种就是他在改开后,被挖走了,还有可能是被挖到国外去了,比如去日本那边了。
毕竟汉方药其实也就是中药,在那边他也可以获得发展机会,这样方言肯定就不知道了。
反正方言知道不少国内中药方面混的不好的,在出国热的那段时间,去了不少人去汉方药公司担任技术高管。
人才流失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还有最后一种可能,这个也是最黑暗的一种。
就是他还没开始发光发热,生命就戛然而止了。
没有留下任何的记录。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方言都不希望发生。
所以得明天见到真人,试探清楚底细。
方言已经想好明天见面后怎么和他聊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他聊自己写的中药炮制学。
接下来,老胡又和方言说了一下现在的工厂进度。
朝阳东坝那边的安装已经结束,他本来想高薪留下帮忙的陈科冀,但是人家没有答应。
“少部分的顶尖科研人员就是这样的,”方言对着老胡说道。
方言知道陈科冀的志向不在这块,他是专心搞研究的人。
而且老胡一个侨商,对陈科冀这种高级人才,吸引力有限,至少目前吸引力有限。
国家能够给的东西更多。
方言都不一定能让陈科冀加入秘方研究所,就更别说加入侨商的公司了。
陈科冀在《清宫医案研究》整理中展现出对医学研究的极致专注(见828、838章)。
他耗费数年整理三万余件清代宫廷医案,并将未公开的珍贵手稿借给方言,说明其人生重心在于医学文献的挖掘与传承,而非商业利益。
这种对学术的纯粹追求使其更倾向于国家支持的科研机构。
另外他参与的“保密任务”涉及故宫与季尧合作的《永乐大典名方拾遗》整理,这类项目需国家级别的文物权限和学术网络支持。
相比之下,老胡的公司虽能提供高薪,但在古籍研究、历史医学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