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却一直坚持,必须迁都到大都去!而且,将大都改名叫做北京!
张阳知道手下人的意思,但是,这更加坚定了他迁都的决心。
正所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南地区不错,古语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里是繁华之地,也是让人最容易沉迷之地。
那么,恐怕到了他的下一代,就会纸醉金迷在此处,国家陷于安乐,绝对是不合适的。
而北方,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古代中原,黄河流域,并不属于北,而是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后来到了汉朝以后,魏晋以后,五胡乱华,才第一次被迫迁首都到江南。
当时方位的中央,就是黄河流域中游平原。五胡乱华以后,经济的中心开始往东、往南迁移,但是中原还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后来隋唐,中心又在中原一带。而由于黄河的屡次决堤,所以,要是真建立在黄河边上,并不合适。
而大都,绝对是个不错的地方,这里向东,就是渤海湾,水运方便,而且有两个半岛的拱卫,只要牢牢守着,就不会怕有强大的海军来侵略。
而南方沿海,虽然发达,但是,战略纵深太浅,张峰知道,以后会是海洋的时代,所以他一直在建造强大的舰队。同样,他也需要一个强大的海防。
当然,这个理由,目前还不能拿出来。
东北有木材,有铁矿,山西有煤矿,而北京,是距离非常合适的地方,利用这些资源,尽快建立起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才是张峰最大的心愿。
打跑鞑子,结束中国四等人的社会,只是最初等的阶段,将中国改造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让世界各地都插满了华夏帝国的旗帜,这才对得起他这个穿越过来的人的身份!
在张阳的一再坚持下,各位官员才不得不收拾行囊,准备北迁。
张阳猜得不错,虽然他的官员还比较清廉,但是,来到了杭州平江这些大城市之后,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繁华,开始不想再去过那种艰苦的生活了,这是一个不良的信号。
一旦开始习惯这种生活,那么在以后,就会慢慢地蜕化变质。
三月份的时候,渤海早已解冻,张阳让部分官员走漕运北上,他则是做水军的战船,从海上到塘沽,再去大都。
此时的水军,已经开始换装中型的宝船,而大型的宝船,也已经开工建造。
为了配合大型的宝船,蒸汽机,新式火炮,都已经试制成功,这种宝船下水之后,可以说,即便是航行到了全球,也没有任何武力能够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