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
鉴于崇祯的态度,杨嗣昌只能继续上疏,极力劝说,让崇祯明确表态。
只是崇祯一直都没有下定决心。
慢慢地,杨嗣昌主张和议一事开始公开化,引起不少朝臣的反弹。
其中就有黄道周,与杨嗣昌进行激烈争辩,迂回弹劾其“夺情入阁”,实质就是反对和议。
等到事情愈演愈烈,七月的时候,崇祯在平台召集群臣。
让黄道周和杨嗣昌辩论,大家一块来进行探讨。
而卢象升也站到黄道周一方,坚决反对与清廷进行和议。
到最后,尽管崇祯非常偏袒杨嗣昌,但因为和议的反对声音太大,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九月,因为和议一事无疾而终,皇太极恼羞成怒,感觉受到了欺骗,于是派遣清军破关而入,进行掠夺,实施惩罚。
这就是崇祯十一年和议的过程。
现在是崇祯十年,而且崇祯自己也改变了主意,所以,和议一事不会出现。
只是皇太极还敢不敢进行惩罚性入关。
赵知来不好推测,但他可以做好准备,或许说先下手为强。
现在,卢象升是宣辽督师,而他升为大同巡抚的任命,已经抵达,所以,北方一线用兵,完全没有掣肘。
赵知来走了几步,来到地图下面,眼睛一下瞄到了归化城,也就是呼和浩特。
想了一会,赵知来向李深井问了几个问题,考虑时机情况。
“深井,现在引难民进井坪一事进展如何?”
李深井答道:“老爷,山西境内所有事情都顺利开展,各个位置都安排人员驻守,已经有难民到了井坪。”
听出了一些话外之音,赵知来问道:“也就是说其他地方有些问题?”
李深井点点头:“问题确实不少,但都能解决,只是潼关那边,有些棘手,颇费了一番功夫。”
“哦?”赵知来猜到一些,“那里守将不让过关?”
李深井马上答道:“老爷,确实如你所料一样,一开始,潼关守将不让难民过关,后来,进行一番谈判,对方松了口,可以让难民一个一个出关,慢慢通过。”
赵知来很好奇如何让守将松了口。
“你们如何进行谈判?”
李深井说道:“老爷,我们还是受到鞑子军的启发,那时候,他们在杀虎口放了一炮,就轻松过关。”
赵知来一下子明白了。
“所以你们用大炮威胁,让守将不得不谈判,是吧?”
李深井高兴地说道:“是的,老爷,我们就是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