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靠着黄河,可是雨水不多,全靠人工引黄河水灌溉,太费功夫不说,产量也低的很。”
“不如把这些改良田拿来,种植这些地瓜和苞米这种粗粮,多一斤就能多让一个人多吃一顿饱饭。”
“我们剩下的一部分土地,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引水冲洗,盐碱度没那么高了,可是还是只能种植碱蓬草这类植物,想要种植粮食作物,估计还得些年才行。”
“现在虽然能种活,可是不长粮也没屁用。”
苏文宸听到这话,却眼前一亮,因为他想到之前有一次跟张振华无意中聊的一件事。
当时是在聊关于场里,皮兔养殖这项副产业的规模问题。
毕竟其实皮兔这项产业如果能有大规模的饲料来源,其实还是能够发展的更大一些的。
当时张振华就说,可惜他们那边没啥盐碱地。
不然的话可以从省农场引进一批耐盐的紫花苜蓿,说这是一种最近才培育出来的,可以种植在盐碱地种植的优质牧草。
不管是对牛,羊,马,还是驴,鹿,兔,这种牧草都可以作为不错的主要饲料之一。
虽然他们岚市周边没有盐碱地,可是这边黄泛区可是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呢。
如果东风公社这边能利用盐碱地种植这种牧草的话。
他们皮兔产业是不是规模可以扩大很多了。
甚至后面苏文宸还只停留在嘴上的养牛产业,后续的饲料问题都已经可以解决了。
至于发展起来之后,别人自己发展养殖业,这在苏文宸看来是肯定的。
不过短时间内,他们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因为不管是兔子还是牛或者鸡,其实都不能单一的吃一种饲料。
必须得搭配其他饲料才行。
不然再好的东西时间长了也会出现问题。
就像人不可能只单一的吃一种蔬菜,那样再有营养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出问题的。
随着这边土地逐渐改良,对方肯定是会慢慢发展自己本地的养殖业,不过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为盐碱地不可能一天就改良好了,再说黄泛区这么多,在苏文宸印象中,好像一直持续到新世纪之后,最后的一片黄泛区才彻底治理完毕。
苏文宸也突然发现,好像这一片片的黄泛区,那里是盐碱地,对他来说这是宝地啊!
因为现在这时候,能种粮食的地方,基本上是不会去种牧草的。
所以利用这种成片的盐碱地就很重要了。
想到这里,他发现好像还得感谢李主任了,不然他就算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