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其忠君爱国之心,实乃百官之楷模,当为众人所敬仰效仿……”
这次,朱载坖的火终于点着了。
欧阳一敬不顾身旁胡应嘉的拉扯阻止,毅然出列,将皇帝陛下的话打断了。
“陛下,臣欧阳一敬,要弹劾杨博……”
这句话一说,站在前面的高拱闭上了眼睛,来了。
诸多官员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朱翊钧现在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平日里面,朝会话不多的老爹,今日这般反常,原来是想将京察的案件,引到朝堂上解决的。
而被弹劾的杨博本人,倒是气定神闲。
欧阳一敬何许人也。
爱骂人,被称之为骂神。
在他手上吃瘪的官员,在嘉靖朝的时候,有吏部尚书,有恭顺侯吴继爵,有总督陈其学、巡抚戴才,还有英国公,这些人之中,除了英国公外,都被训斥罢官。
朱载坖一脸惊讶,同样也很是“疑惑”,转而愤怒:“弹劾?放肆,朕刚刚还言明杨尚书乃是百官之楷模,你现在便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弹劾,包藏祸心,来人,拖下去……”
朱载坖说完之后,陈洪便高呼御前护卫,让其将欧阳一敬拖下去。
两名甲士进入了皇极殿中,到了欧阳一敬的身旁,手都放在了欧阳一敬的肩膀上时,欧阳一敬,再次开口说道:“陛下,您刚刚才说,要纳谏如流,话音刚落,便要将言官驱逐殿外吗?”
这句话对朱载坖没有一点影响力。
他一直看着徐阶。
这个时候的徐阶也出列道:“陛下,不妨听听他因何事,弹劾杨尚书……也好让百官听一听,还杨尚书一个清白。”
徐阶开口之后,很多保持忍耐的同党官员,就被调动起来了。
朱载坖眉头微皱,沉声道:“好,既然徐阁老开口了,那朕就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说说杨博究竟所犯何罪,要让你弹劾。”说着,他便对着那两名御前甲士挥了挥手,两人授意,缓缓退出了皇极殿。
欧阳一敬先是叩头谢恩,然后直起身说道:“陛下,杨博在京察期间利用职权之便,偏袒亲信,所查官员,无一人是山西籍的官员,满朝皆知,杨博是山西人,包庇同乡,此为其一。”
“他结党营私,与某些朝中的大臣勾结,排除异己,妄图操纵朝政,此其二……”
“深受皇恩,不思报国,倚老卖老,对大明律法毫无敬畏之心,至朝廷京察大计失信于百官,此其三……”
“像这种狼子野心,徇私舞弊,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奸佞,怎配陛下称之为百官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