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
殿内的金砖地面光可鉴人。
朱翊钧坐在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袍上的五爪金龙在烛光下似有腾飞之势。
他的手放在案台上,食指有节奏地轻轻敲打着,发出轻微的声响,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下方,李成梁身着朝服,恭敬地站着,身姿挺拔,虽年龄不小了,但久经沙场的英气仍在。
朱翊钧停下手指的动作,目光直直地看向李成梁,开口道:“朕让你留在京师,封你为中军都督府的左都督,甚至封你为宁国公,是念你多年来的功劳。”
他微微顿了顿,看向李成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审视……
“陛下隆恩,臣万死难报。”李成梁连忙跪地谢恩。
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
等到李成梁起身之后,朱翊钧才开口接着说道:“可是,你的这些功劳,还不足以让朕封你为国公……”
“朕今日也把话挑明了。你长期在辽东,朕实在放心不下。虽说你把辽东镇守得看似安稳,但边患之事,错综复杂……有些事情啊,朕是不知道的,朕,以后也不想知道……”
“你啊,待在京师,在朕的身边,朕才会放心的,你只有待在京师,朕才能没有顾虑的重用子茂,你啊,也算是为你的儿子,腾一条路。”
子茂是李如松的字。
朱翊钧这么形容他,非常亲昵,甚至有些过分。
这个时候,李如松还在京师,在他的父亲受封国公之后,每日,朱翊钧都会在西苑召见李如松,麻锦,陪着他们骑马,聊天,将自己的恩宠毫不掩饰的表露出来。
不管是戚继光,还是李成梁,说白了都是嘉靖,隆庆年间就声名显赫的人物,而李如松,麻锦便可以算作是万历朝的将领。
对他们重视,也很正常。
在这两人中,朱翊钧最喜欢的还是李如松。
即便他有一个不老实的父亲,可朱翊钧依然喜欢他。
在相处的时候,李如松说的言语,有些时候甚至让朱翊钧都有些下不来台。
比如,昨日皇帝陛下跟他在西苑操练场的时候比弓射,离得距离比较远,皇帝陛下十射四中。
一旁的李如松哈哈大笑,直言:“陛下,您的射术,在蓟门边军中可是排不上号啊。”
朱翊钧闻言,脸上有些挂不住。
随后,李如松又往后撤了十余步,十射十中……这个行为,让锦衣卫的人脸都黑了。
他站在原来的位置,十射十中,就已经犯了“忌讳”了,他还往后撤十步,这不多少有些太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