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书屋 > 历史军事 > 六朝汉臣 > 第七十章:中转站

第七十章:中转站(2 / 4)

至于天下之盐尽在北方边境,容易拉高大汉其他地区盐价这个问题,司匡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

只要找一个合适的中转站进行数量调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调控对于交通的要求很高。

《尔雅·释宫》云:“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只有各地的郡治!

司匡笔直坐着,提着笔,在这块粗糙的麻布上,写下了一个地名——晋阳。

望着卫青,指着这两个字,继续讲解。

“天下之盐,集中在北部边境,容易造成其余之地盐量短缺,盐价抬升的情况;还蕴含匈奴合力进攻储盐之地,攻盐仓的问题。”

“因此,处于安全与民生考虑,吾建议,把运输所得之盐,尽储于晋阳!”

“利用所盈之利,修建晋至函谷关的汉驰道。如此一来,晋阳可北通边境;东至齐鲁、吴越;南经函谷,向西入咸阳,进而至陇西;亦可经函谷,向西入咸阳,进而南下,经武关,至于南方诸国。”

“至此,晋阳成为天下储盐之地。可用盐,供给天下,维持盐价。”

本来,最适合储盐中转站是薛郡,奈何黄河决口,薛郡受到了影响。

只能作罢。

而第二合适的地位是东郡,也就是始皇三十六年落陨石的地方。

东郡是秦驰道的一个重要枢纽,向北经过巨鹿,可以到达右北平;向东可直接入齐鲁,向西连通了函谷关。

奈何,这里的郡治叫濮阳,也就是黄河决口之地。

也只能作罢。

迫于无奈,司匡只能选择了晋阳这个地方了。

既然地理位置拉低的档次,只能靠其他的优势补充,例如——商业繁荣程度。

晋阳作为太原郡的郡府、代国的国都,四通八达的评价,勉强说得过去。

这附近还是大汉王朝重要的盐铁产地。

除了齐鲁、吴越之外,全国大型盐铁商人都会在这里交易。

这里每年的税收,堪比南方三四个诸侯国的总和。

此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抛开薛郡与东郡,作为中转仓,再合适不过。

况且,选这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防御。

晋阳靠近雁门,四年前的马邑之围,就发生在晋阳之东北,雁门之东南。

若是匈奴大举进攻,北部唯一能守住匈奴的城池,只有晋阳一地。

当年秦国为何不惜冒险发动长平之战抢夺上党郡,也不愿意挥师北上,攻取晋阳?

最新小说: 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 猎宋 萧煜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我的姑姑马皇后 六朝汉臣 大秦:血肉苦弱,助祖龙机械飞升 嘉靖有个好圣孙 岳麓书院浪漫史 大夏国秦云萧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