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侄此次率领万余骑兵南下,受太子的命令去把百济打下来。”
“此次前来找两位伯伯,也是想了解百济的情况。”
听到杜荷要率领骑兵去灭百济,李绩和侯君集两人脸上一亮。
特别是李绩,在久攻平壤城不下之时,就想过派遣骑兵先去打百济。
没想到杜荷和太子两人远在千里之外,竟然也能想到先打百济这个点,这实在让人吃惊。
李绩翻身下马说道:“杜贤侄,牙帐里面有百济的疆域图,我们进牙帐里面聊。”
“好。”
杜荷连忙翻身下马,并叫薛仁贵一起进去听。
不管是杜荷还是李承乾,都十分重视对薛仁贵和席君买的培养,只要开军情会议都会把他们叫去旁听。
牙帐内。
李绩指着百济的疆域图,正着脸色介绍道。
“杜贤侄,百济共有24万余户,人口约120余万。”
“百济原有士卒6万5千余人,近期又招募了5万余人,合计有12万大军。”
“百济士卒的战斗力,和大部分高句丽的士卒一样,都算不上强悍。”
“而且他们士子的甲胄和兵刃,也跟我们唐军没法相提并论。”
大唐的士卒把高句丽打的只剩平壤城,百济国王扶余义慈吓的半死,连忙吩咐大将军允忠招募5万5千名士卒。
因为连年和新罗以及高句丽征战,百济的成年男子死伤惨重。
扶余义慈把国内14到50岁的健康男子,全都纳入招募范围,才勉强凑足12万大军。
疆域好不容易在他手下扩大了一倍,只要这几年能守住,以后就能把高句丽也给吞并下来。
扶余义慈的才能虽然一般,但是心中也有开疆拓土的伟大志向。
李绩指着疆域图上几个标起来的城池,接着给杜荷介绍道。
“百济的12万大军,其中皇城居拔城有2万人,北边的旧都熊津城有2万人。”
“大耶城、古沙城、得安城、久知下城和刀先城五座重城,各有1万大军。”
顿了顿。
李绩又把手指向金城:“百济在新罗的皇城金城,留下1万守军驻防。”
“剩余的2万大军,则分散在其他上百个小城池内。”
看到李绩对百济的兵员分布了如指掌,杜荷也为自己感到汗颜。
虽然挂着个行军副大总管的头衔,像这种打探敌军信息的事,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如果不是把李绩和侯君集等人带过来,战斗恐怕不会这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