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路风尘仆仆,为让各学院的战队能够恢复到最佳状态,武魂殿教皇给予了所有人三天的放松时间。
三天的时间不多,但也足以让周青等人了解到这么一个九成九以上的居民都是魂师的城市的运转。
正如周青所猜测的那般,以经商为主。
不过,近年来,武魂城的城主由胡烈娜担任,对整座城市展开了一定的规划与建设,尤其是铁匠的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农业方面?
周青很清楚,胡烈娜不是死脑筋,不会一切都照搬圣魂村那一带的情况,就以武魂城这全员魂师的情况,想要他们去种田?即便是植物系武魂的魂师,自持身份,也不愿意下地干农活,顶多会去修剪花草。
所以,武魂城要从事生产,只能从锻造的角度出发。
“胡烈娜确实有能力,但武魂城是一座拥有两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想要在两三年内完成变革,无异于白日做梦。而且一些问题已经出现在明面上了,要是不解决,恐怕会引起内部的动荡······”
唐三见街道上有身着特殊服饰的人员在检查商铺,甚至还要求外来店铺的老板缴商税,不由摇头。
相应的情况,他们也有所了解,那就是胡烈娜在模仿赤会麾下的模式、开始收武魂城的商税了。
这确实是一种为武魂殿开源的方式,甚至有可能一年来商税收入就能够比得上从两大帝国那儿倒腾来的钱财的十之三四。
整个武魂殿估计没人比在赤会那边待过的胡烈娜更了解商人的有钱。
但当这政策执行下去后,武魂殿相关人员只收外来商贩的商税,对历代居住在武魂城的本土人士所开设的商铺,却不收税,或者收极少的税——
这就加剧了外来商贩与本土商贩的矛盾。
“从商人手中拿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相较于唐三,周青可更晓得从商人手头拿钱有多难。
资本家,无论是普通人,还是魂师,可都不会轻易将到嘴的肉吐出来,而商业税的收取,必须得先从无到有的建立体系,使得商人们有个适应期。
但武魂城却是屹立两万年之久的城市,无论是本土人士,还是外来经商者,都已然习惯原本的体系。
突然改变,短时间内,问题看上去不大,但一旦不重视,必然乱象纷呈。
而周青之所以将变革的地点选择乡镇、小城一带,也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居民只是为了活着,只要新规则能够让他们活得比以前更好,生命安全更有保障,便会主动去适应,甚至愿意为此而自发地去维护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