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子弹横扫。
在装甲炮弹和机枪的扫射中,他们不停地变化攻击方向。任何试图强行反攻的第一机步团作战单元都会迎接轻重火力的联合围剿。
导调部指挥中心,观察员不断传来的战况实时判定,让一众军官目瞪口呆。
通过详细的文字,完全可以在大脑中模拟这场伏击战的他们骇然发现蓝军旅这三个营的战斗力简直被发挥到了极点。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一场伏击打到现在,仅仅过去二十几分钟,直接让第一机步团损失了大半战斗人员。
“蓝军旅当真是人才济济啊。”
某位军官情不自禁地感慨。
设身处地想,如果他是蓝军旅这三个营的其中一名营长,是绝对不会这么冒险打的。
或者说,他没有完全的自信,能够在这种局势下毫无畏惧地伏击之后强攻,最终取得这样的战果。
所有人对这句话都非常认同,但随即就有人发出了更深刻的慨叹:
“或者,我们可以说,沈耘和蓝军旅的参谋人员更厉害。根据汇报,我们知道沈耘只是下达了作战命令,详细的作战部署直接交给了他们的基层军官。”
“如果没有对蓝军旅基层指战员绝对的信任,我相信沈耘是不会这样的。”
“而他们的参谋人员,直接选定了这样一个位置相当有利的地方,料定第一机步团会从这里经过,甚至还相信在这种条件下他们的军官会自行选择最佳的作战方式。”
这已经不能用默契来解释了,用一句非常中二的话来说,蓝军旅上下就是一个整体。脑袋想什么,不必说出来,四肢自然而然就会去执行。
郎天平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着军官们议论纷纷,脑子里又开始回顾沈耘这些年在公开场合发表的一系列言论。
这些军官说的都对,但他更想知道蓝军旅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他带兵的这么多年,即便提前讲明作战意图,在实际操作中依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论是执行力还是领悟力,郎天平都从来没有见过比这三个营的蓝军旅做的更好的。
是以前的军官文化水平低,还是他们的脑子不够聪明?
郎天平觉得不完全是。
军队里大凡能做到营级以上军官的,不管阅历还是学历,在他们那个年代都不会差。
要知道营级军官以前还需要专门去军校学习至少半年,毕业之后才可以担任军事主官。论文化程度和聪明智慧他们或许跟现在的蓝军旅军官有差距,但不会有天壤之别。
可是,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