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书屋 > 综合其他 > 统计大明 >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稳健为主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稳健为主(2 / 3)

又是如入无人之境。

甚至比现在的大明进攻的还要溜,但那又如何?随着战线的拉长,随着地形的改变,随着后面占领区太大控制不足。

还不是越来越疲软,最后愣是被拖住。

大明难保后面不面临这样的问题,就算在奥斯曼帝国这边不遇到,怎么保正欧罗巴那边不会遇到?

所以现在说保守就是错的还为时尚早,不如先压制下来,是非功过等到战后在评价就是。

周遇吉听完朱慈烺的话也是有些无奈,这事本来大家都没有明面上说,只是私下里讨论而已。

陛下这话说了不是等于没说么?不足以给大家交代啊?

朱慈烺看着周遇吉的表情也知道了他心中所想,敲着桌子开口:“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速胜派不满稳健派的战略计划想要以这次论罪来推翻稳健派的计划。

朕说过速胜有风险,伤亡也会变大,大明有的是时间有的是实力慢慢和敌人消耗。

大明要的不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而是整个世界的稳定。

第一阶段任务完成之后那必然是要休整一下的,埃及地区、阿拉伯半岛、伊拉克地区、阿塞拜疆地区。

这些地方都不是奥斯曼帝国传统的国土,对方通过战争占领奴役了当地的人民,大明重新给予了他们自由,让他们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

把他们从奥斯曼那边拉拢到我们这边是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也为我们进攻亚细亚半岛奠定后勤基础。

这些政策更是总参反复论证过的,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前线几场战役的速胜就推翻整个战略方针,这是不负责任的。

战争从来都不只是两军对垒,它包含了,政治、外交、国力、动员能力、后勤组织能力等等的综合较量。

一场战役的胜败哪有那么重要?

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在战争之前就已经知道战役的胜败了,为什么?就是因为通过这些综合因素的考量胜败已经没有悬念。

大明有一部分人太重视术而忽视了战略,每次都希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来扭转乾坤。

但是真正的战争绝对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小聪明来决定胜败,那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你读过三国演义吧,诸葛亮多智近妖,然而六出祁山无一次成功,为何?因为诸葛亮不聪明了么?

那是因为当时后蜀以一隅之地对抗曹魏雄踞整个北方,那是综合国力的差距。

速胜派是不是有人觉得自己智计超过诸葛武侯?

国与国的战争,特别是帝国之间的战争,归根结底还是综合

最新小说: 义庄签到:我给九叔弄麻了 至强龙尊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明末:灵气复苏 韩综:1997半岛之王 灵境行者 宇宙职业选手 调教诸天 绝世强龙 六年后,三崽携她掀翻帝国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