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
如今在家里,也不用什么先生师傅,从琴棋书画,到文治武功,魏明煦一一手把手地教疏哥儿,心中眼中,都只有他一人。只是毕竟身为人父,有时爱之深,责之切,瞧着疏哥儿略有些不上进,心中便有不满,对林芷萱道:“好在我没有替他争下那天下,瞧他这个样子,比延显还不如。”
林芷萱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王爷想要一个四岁的孩子怎么样?出口成章,文韬武略吗?你好歹也耐心些。要教也要慢慢来的,王爷这样着急,若是把疏哥儿累出个好歹来,我以后再也不许你教他了。”
林芷萱当真是不能理解,当初魏明煦对九姐儿是何等的宽纵,果然对儿子和对女儿是不一样的。
这夫妻两个倒是时常为了该如何教养疏哥儿而起争执,却也宽严相济,一心放在这养子大业上,这几年过得倒也不算无趣。
眨眼见,就到了秋闱,林若萱不放心朔哥儿,亲自跑回京城来,对朔哥儿再三叮嘱,也是要亲自送他进考场的。
林芷萱看着林若萱这样担心,却连连劝她宽心,道:“王爷已经给他寻了最好的师父,朔哥儿这些年又肯上进,我听刘翰林与我说过了,若是不出意外,这一科,朔哥儿定然金榜题名,不用咱们操心。
我倒是要与你说说,我瞧好了德郡王家的嫡女,瑾兰县主,性格稳重,形貌端庄,年纪又合适,满京城里,再寻不着更好的女儿了。
我和王爷已经商议好了,若是朔哥儿顺顺利利地金科得中,便去德郡王府提亲,只是无论如何,还要姐姐你这个做亲娘的点头才行。”
当初十五爷魏明穆薨逝之后,便由其长子继承了爵位,只是从当初的亲王,依律降成了郡王。如今也是吾家有女初长成,正在寻亲的时候。
林若萱一听德郡王府的县主,自然是没有更好的,只是:“我担心梁家的门第不高,怕是太过高攀。”
林芷萱道:“朔哥儿努力肯上进,饱读诗书,又明事理,这就是最好的,将来在朝廷上也一定前途无量,就这一点,比十个家世门第还要重要。
再则,德郡王府已经是亲王府了,满朝上下,若论门第,哪里还有比他更高的?若是只想高嫁,那么她家的女儿可都嫁不出去了。
就是九姐儿,将来给她招驸马,也是要从一众的青年才俊里头挑。等到了这样的显贵,自身不愁,寻婿嫁女,就不看门第,只要人品贵重,又肯上进,就是最好的了。
况且,我与德郡王府的太妃又是旧交,最是亲密,若是我上门提亲,她没有不肯的。”
林若萱